一、 活动目标
1、 理解旁观者的概念
2、 了解旁观者对他人行动可能产生影响
3、 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在暴力局势下,旁观者应该采取适当的手段保护他人的生命与尊严。培养学生乐于做人的精神。
二、 准备
选择准备使用的故事、道具、制作课件等。
三、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等。
四、 教学过程
1
、小组讨论:什么叫旁观者?
2、师生共同给“旁观者”下定义
3、小组阅读故事: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给警察。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4、小组讨论:
(1)该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
(2)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命与尊严受到何种危险?
(3)谁是旁观者?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4)旁观者的行动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5)为什么旁观者会做出如此的选择?
5
、阅读材料并思考
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以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在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样,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可能更多的是在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不太可能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用这个效应试想一下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孩子落水事件。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想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混杂在一起。
思考题:
(1)你认为大多数旁观者是否存在这种心理?
(2)在生活中,如果有以上的事件在你身边发生,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5、角色扮演:
(1)要求通过故事或事例来表现旁观者对于保护他人的生命和尊严所产生的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表现形式不拘,可以以故事、小品等来表现。
6、民主评议
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民主意识,对学生活动过程给予评价(评价等级:非常棒、比较好、需努力)。
评价的内容与形式如下表:
项目 |
自评 |
互评 |
教师评 |
参与活动态度 |
|
|
|
发言交流的质量 |
|
|
|
角色扮演的质量 |
|
|
|
小组合作的效果 |
|
|
|
7、教师总结本课
8、结束语:
中国有一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也不是必然的定论,社会上出现一些状况时,「当局者清,旁观者迷」不也是常有的事吗?因此希望我们大家不要袖手旁观,不要逃避责任,不要隔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毕竟不多了,大家要勇敢的站出来,「人之所好而好之,人之所急而急之」,关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身边所发生的事。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高度文明,世界才会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