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假日小队的参加人数5人,
简介: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龙华烈士陵园以《丹心碧血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驱英雄业绩展览》为主题的基本陈列,反映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上海英烈的革命历程和英勇事迹。纪念馆陈展面积达5000平方米,展出人物235名,展出珍贵文物、文献和照片1000余件。陈列设计风格富有现代气息,辅助陈列品有全国名家精心创作的国画、油画、木刻、丝毯壁画和锻铜浮雕等。高技术展示的电子天空、幻影成像、影视模型、神幻玻璃和激光演示场景等等,多为国内首次使用。烈士主要有:235名陈列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丹心碧血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驱英雄业绩展览》中的烈士;近600名骨灰安放在纪念堂中的烈士;近800名遗骸安葬在墓地中的烈士;271名集体安葬在无名烈士墓中的烈士,以及近100名有诗文作品的烈士。分八个陈列厅:
(1)序厅 (2) 前言厅 (3)旧民主主义时期厅 (4)新民主主义时期第一厅 (5)新民主主义时期第二厅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厅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四厅 (8)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厅
解放前,国民党凇沪警备司令部位于公园西侧,内设看守所,1927年到1937年,数以千计的革命志士曾被关押于此。公园东北为刑场。罗亦农、彭湃、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和李求实、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等革命志士就义于此。龙华烈士陵园的建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早在1950年龙华地区挖掘出“龙华二十四烈士遗骸”后,老一辈革命家就萌发了在此建立龙华烈士陵园以告慰先烈的心愿。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1957年向全国有关设计院、大学征集了“龙华烈士纪念公园”总体设计方案,并作筹划,后因故而未竟。1963年,中共上海市委重拟建造龙华烈士纪念公园,在 原龙华公园的基础上征地、围墙、绿化,在公园入口处矗立“红岩石”。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