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区动态
田林虹梅学区物理学科研训活动(4)通讯稿

作者(来源):校长室    发布时间:2017-12-27

田林虹梅学区物理学科研训活动(4)通讯稿

1221号在西南位育举行,学区团队所有老师都准时参加,并积极参与。

这次活动的主题:

1)检查交流、上交12月所需完成的“磁场磁感线”、“电能”、“直线运动”、“热机”、“内能”、“阿基米德原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摩擦力”、“液体压强”10个课题引入课件(全部是西南位育老师参与完成的内容),大家边观摩、边学习、边讨论,收获很大。学区团队所有老师都完成了按“第一学期制定的学科研训活动带教计划”所有的课题导入内容(总共22个),团队带教老师何克力老师对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按时完成研训计划表示感谢,对大家支持学区工作表示感谢。

2)对“我与学区共成长”征文活动进行了介绍,包括征文内容的要求、格式等。何克力老师希望学区老师积极参与征文活动,积极的写文章、写出自己在研训团队活动中的感受及成长的体会。已有5位老师踊跃投稿(田林二中 濮思怡、金忠宏;西南位育 吴瑾、梁琳、杨淑霞)。还有老师在赶稿中,争取在征文截止以前完成。

3)“我与学区共成长”征文(部分):

 

我与学区共成长,师徒带教齐飞扬

田林——虹梅学区的一系列活动都基于我们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旨在遵循正确的教学规范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我们教师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牛顿曾说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今我们的师傅也不吝自己的肩膀,给我们搭建了平台,传授了我们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鼓励我们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找到自己的创新特色所在。

一、传承与共享互助促进步

我很荣幸成为了何克力老师的徒弟,想来也已与何老师相识三年多的时间,何老师带领学区内的老师抓准教学要点,共同寻找自身和对方的问题进行研讨改正,以团队为后盾,加速度过教学成长适应期。我从一个上课会有点忙乱,抓不准课堂进度的老师,慢慢地对教学流程和时间把控越来越准确,教学内容也渐渐丰富了起来,这都离不开何克力老师的指导和田林虹梅学区这一“助飞计划”的实施。起初,我在上课之前对教学任务进行一定的思考,自己会“脑补”一下上课流程,但到了真正的课堂中,总会出现内容进度过快,学生无法全部理解等问题。何老师耐心地指导我:上课时10%的注意力放在教学任务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反应上,我们读师范大学,都是本科的水平,但学生才刚接触物理,一定要“放低身段”,要以他们的角度来思考,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讲最难的问题,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对学生进行经典习题的操练。因此,我感到备课要充分,除了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这促使我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课堂引入连接生活与物理

我们的学区活动和助飞计划非常丰富多彩,如这一年何克力老师发起的“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引入”。引入虽只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承启,但经过了何老师详尽的指导和教师间的深入研讨,我们发现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必定要从引入开始下功夫,要成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一个引入可以是生活中实例的列举,也可以是与学生脑海中的第一想法相违背的一个有趣现象,如:在水中没有灭掉的烛焰,引出平面镜的“虚像”这一概念。何老师列举了很多在自己教学中、听课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引入方法,还强调:引入的设计要经过严密的思考,要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物理量,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不是为了应试式的考试,而是我们的生活中碰到了这些现象,要将它总结起来,才能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如:惯性定律,可以由交通法规引入,“驾驶时要与前车保持车距”、“车子不能超载”、“车内乘客都要系好安全带”,重现驾车时的、刹车时的情景,让学生对惯性有了解,反过来会觉得交通法规的制定是建立在物理原理的基础上的,有其必要性。

三、夯实基本功形成多样风格

每学期都有老师要公开课展示,也经常有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创意。教学自古以来都是要因材施教,更何况我们每一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所长和特点,我们都要把自己的特点运用到教学中去。比如经验丰富的何老师在讲解题目时会用栩栩如生的板画来描绘整个物理情景,显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我对自己的板画并不自信,因此尽量扬长避短,以多媒体资料来讲解。但我比较喜欢动手做手工,因此会设计一些小教具,如:光的色散的实验展示盒,当学生看得入神的时候,我顿时体会到了:我们一直说学生不能“死读书”,那么我们作为教师,也不能“死教书”,要让课堂活起来!

 

田林二中 金忠宏

201712

 

我与学区共成长

——田林二中 濮思怡

在田林虹梅学区“助飞计划”活动中,我很荣幸成为何克力老师的徒弟,何老师在日常的物理学科带教过程当中,是良师,亦是益友。让我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对物理教学懵懂到清晰,从毫无头绪到现在成竹于胸。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收获:

首先,听了何老师八、九两个年级的很多节课,我领悟到何老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的物理思维。在新课的授课中,何老师总是要将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提出过程从头到尾跟学生们讲一遍,而不是简单的把一个新的物理量抛给学生。比如“密度”这个物理量,何老师首先要提出“为什么要引入密度这个概念?”,由一些生活实例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得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然后为了反映物质的这种特性,所以引入密度这一个物理量。又通过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得到实验四个实验结论,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物质的特性,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学生也逐渐的形成了物理研究的思维方式,深刻理解了这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这一点让我受益颇深,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我也会在备课的时候注重物理量引入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研究的思维方式,何老师的课堂,让我深受启发。

其次,在课后,何老师认真对比、分析、总结物理教学的方法和物理难题的解题方法。并且与我共同探讨方式与方法,从来不会介意我提出的问题和疑问,都耐心的解释给我听。这不仅拓宽了我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让我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考虑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同样的,何老师也会把自己总结的解题方法、看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们,学生们也逐渐养成了用简单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用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同一个问题。这也影响着我对待教学难题时的态度,当面对学生对物理题目有疑问时,会耐心、不急躁、多角度去解释、解决问题,直到学生理解为止。

另外,每次我开公开课的时候,何老师总会先以身为范,先让我听一节他的课,了解到这节课的重难点、三维目标后,再让我自己进行设计我的课堂。在设计公开课的过程中,何老师也会细心地帮我磨课,不断的指出注意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因为有何老师的督促,我才能不断改进教案和课件,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何老师给我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让我有了努力的方向。

时间如白驹过隙,学区活动一次次的开展,也多亏了何老师“手把手”的带教,我从一名刚出校门的青涩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深感作为何克力老师徒弟是多么幸运的事情,我深感自己比其他跌跌撞撞在教师岗位上的年轻教师幸运不知多少。真心感谢何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师傅的带教让我受益匪浅,感谢田林虹梅学区“助飞计划”这个活动,让我能接触更多的学区里的优秀教师。

 

2017128

 

我与学区共成长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杨淑霞

作为一名刚刚从外省市转入上海市的初中物理老师,我非常荣幸能加入到田林——虹梅学区“助飞计划”这一活动中,非常荣幸能跟着何老师和来自上海市各学校的优秀教师们一起学习,一起教研,一起探讨课题。对于我本人来说,其实身份比较“矛盾”,第一,对于我现在的学校——西南位育中学来说,我属于新来乍到,是一个从头开始的新教师;另一方面,我本人已从教十几年,对教学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但是加入了田林——虹梅学区活动后,我真的觉得自己开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也意识到了这一学区活动,是基于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旨在寻求适合教师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当然,这离不开我们富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承——

一.何老师的博学与眼界

初次与何老师接触,是在我们田林——虹梅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当时我是作为一名“替补”成员参加他们的“课题研讨会”。何老师就课题研究问题,侃侃而谈,说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和课题开展应该遵循的方向。虽然我表面上是在平静地听讲,但是内心是很有感触的。毕竟自己之前也是做过课题研究的,细想下来,当时为了一味的追求课题的新颖,不注重它的实效性,也就失去了做课题的意义。另外一味追求课题做得大,却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做出的课题也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听了何老师的见解,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找到了方向,也看到了何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所铸就的眼界,更感知到了他的博学。接下来,我要把何老师安排给我的课题内容,用心做好,虚心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二.何老师的仁爱与资源共享

何老师是一位非常仁慈的教师,他不论对待每学生还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都非常和蔼可亲。在他主持的学区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和他讨论交流任何教学问题。当有意见分歧时,他也是非常耐心地倾听并和大家积极讨论。他会非常真诚地传授我们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也会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资料一并拿出来资源共享。他谈吐幽默,把对青年教师的一些教学指导,以诙谐玩笑的方式说出,既解决了问题,又保护了年轻人敏感的自尊心,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三.学区教师的优秀与友好

参加田林——虹梅学区活动,还有一大感触——这里的老师各个身怀绝技,都很优秀,而且他们又那么友好!无论你有任何的问题,他们都会热心帮助。并且在何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学区教师较高的素质和优良的传统美德!

最后,希望我们学区活动越办越好,希望自己能够插上腾飞的翅膀与学区共同成长!

 

我与学区共成长

西南位育中学 梁琳

很荣幸,毕业后就加入了“田林-虹梅学区”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年轻教师迅速站稳讲台。上学期伊始又开展了学区化研训活动--“助飞计划”,再一次带动了学区浓厚的学术气氛。

这次活动的课题研究是“课题导入”的探讨。刚开始田林-虹梅学区片长何克力老师就给我们年轻教师介绍了课题导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了这个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及重要意义。何老师诲人不倦的与我们分享他倾其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中总结的硕果经验,这个心胸和境界令人佩服!

成功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使整堂课热情洋溢,有助于师生积极互动,为整堂课打好基础,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年轻教师以后的教学影响重大,所以很感谢何老师的良苦用心,选了这个有价值的课题。

作为年轻教师只是知道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不会深刻思考它对整堂课的影响意义,不会思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不会上升到课题研究的高度。何老师的认知使我意识到自己学术研究意识的狭隘,自惭形秽。何老师看待物理学科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在分析具体章节时感觉是在进行哲学剖析,很能接触到本质的东西,很深奥。年轻教师学术意识形态的提升,太需要何老师这样导师级老师的引导。

何老师在整个活动中,都是孜孜不倦,微风细雨的向我们年轻教师分享他的经验,看得出,他很热爱并且很擅长物理学术的分析,很精通课题的探讨。这个年纪仍然保持这份初心,仍然在探索的路上,令我们汗颜。何老师并没有直接指导过我,但就是这一次次学区活动时的接触和聆听,让我由衷的佩服这位教学巨匠!这对我精神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学区活动中,以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影响更大的就是和我朝夕相处的我校的王翠萍老师。几年前开踏入这个行业,懵懵懂懂的我还是向往着外界的天空,不安分的心还是渴望外边的世界。可是渐渐的在一次次的接触,一天天的朝夕相处下,王老师的敬业逐渐改变着我。她真的很热爱这个行业,以一个初入者的心态对待每堂课,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一年又一年和每届新的学生一起以“新”的姿态引入每堂课。扪心自问,我做不到。刚毕业的我以为教学就是机械的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王老师改变了我的想法,不是的。年年岁岁知识点相同,岁岁年年教学方式可以完全不同,是可以创新,上出花样的。这个真了不起!

在一次次集体备课的实践中,王老师春风化雨的解答我及其他年轻教师对教材设置的疑问,解答我们对知识点的困惑,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令我们五体投地,专业素养崇高的令我们望尘莫及。作为区教学骨干教师,还不断的主动参加区里的课题研究,这种主动进取的精神令我无地自容。教学活动中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及时的疏导我们,做我们的思想工作,传输给我们正能量,使我们逐渐的爱上这个行业,真正走入这个行业!这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学区里其他教师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认识,助力着我的成长,非常荣幸加入这个团队,希望我们越来越好!

                                                                              田林虹梅学区物理研训团队带教老师:何克力

2017.12.25

 
rrrr
版权所有:上海市田林第二中学 地址:徐汇区柳州路400号 邮编:200233 联系电话:021-6436274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