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田林二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教育党工委的领导下,奋力开创十四五发展新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的积极性,把学校办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坚持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明校园创建全过程;坚持贴近师生,使每一名师生都成为文明校园创建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坚持注重实效,引导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普遍开展;坚持广泛参与,把文明校园创建延伸到每个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夯实校园文明根基,以突出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二、创建内容
1.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史教育贯穿全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高举理想旗帜、筑牢信仰根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献礼建党百年”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唱百首红歌,看发展变化,强责任担当,迎建党百年,在师生中大力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旋律,大力营造“庆百年华诞、开教育新局”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教育系统党员先锋模范典型事例,寻找校内身边的师德模范和教学能手,激发全体教工“比学赶超”的干事热情。运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2.深化五育融合铸魂育人。深入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四史”宣教,深入挖掘市区两级红色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推动馆校合作项目,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国底色、上海精神、徐汇印记”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传家宝”。用好教育部《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指南》,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健全学校体育回家作业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学生体育素养评价。加强家校共育,增强工作合力,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积极推行全员导师制。根据学校实际,分层关注重点学生,加强与班主任适时沟通,经常性了解学生中出现的有普遍性、针对性或特殊性的心理现象,通过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解决策略与方法;做好心理健康普及宣传,个别辅导;总结符合年级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内容,保障学生的平等权益,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建党100周年、第37个教师节,充分运用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传播教育主流价值正能量,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元宵、清明、国庆等重要节庆日,开展党史和国情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学校文化场所设施配置和管理完善,开展“非遗进校园”、“劳模进校园”、“美德进校园”等活动,满足师生文化教育活动的需求;通过学校科技、艺术、足球等传统项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好学校艺术节、科技节、足球月等主题活动,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水平。
4.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在教师聘用、职称评审、人才推荐、评优评先、年度考核和干部选任等方面,严把教师政治关和师德关,落实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以评优评先的示范教育、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和岗位职责教育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正能量,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自觉遵守师德师风规范,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5.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完善学校风险预防体系,结合各类主题日活动,规范应急演练工作,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加强校园各类安全隐患日常排查和专项检查,探索设立学生安全区域,加强网络环境建设等。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防控等工作。加强学校内控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教育系统《关于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压紧压实学校安全生产和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主体责任,加强线索排摸和信息沟通,提高防范化解各类办学风险的能力。结合开学安全工作和学生行为规范检查,根据学校防控应急工作预案,强化人员责任,注重学生自我教育和强化防控纪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水平达标;学校卫生机构健全,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硬件设施达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校、班两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学校食堂设施齐全,价格合理,确保卫生安全,满足少数民族饮食需求;校内生活设施齐全完好,服务规范,监管有力;加强生态校园建设,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注重学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规划和管理;落实节约型校园、节水型学校创建要求,形成创建特色。
6.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学雷锋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整合社会资源,助力学校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等场所向社区开放;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社区文明创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支持社区教育工作;主动参与学习型社会活动及城区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诚信、公正、奉献形象。积极承办街道“爱心暑托班”,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捐助等公益活动,参加义务献血,学校的足球场、塑胶跑道、健身项目等场地设施积极为周边居民无偿提供,为共建学习型社区提供各类力所能及的支持。
三、创建保障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谋划大局。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创建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健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组织架构,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创建制度建设。注重体现时代性、导向性和操作性,注重创建载体,注重特色品牌,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2、丰富内涵,破解难题,提升素质。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促进内涵发展,凝练学校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运用多种创建载体和途径,打造文明创建品牌和特色项目;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攻坚克难,切实提升师生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
3、营造氛围,服务社会,促进和谐。在校园中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奉献创建”的良好氛围;加大学校履行社会责任的力度,践行社会承诺,积极开展同创共建活动,自觉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探索和健全文明创建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文明和谐。
上海市田林第二中学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