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促进 > 健康园地
5月-百日咳来势汹汹,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作者(来源):卫生室    发布时间:2024-05-16

百日咳来势汹汹,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田林二中卫生室

2024年3月共报告百日咳27078例,是去年同期(821例)的33倍。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1-3月百日咳发病数(59458例)已超过2023年全年的发病数(38205例),死亡数累计13例,已超去年(4例)。

百日咳发病为何持续上升?我们日常又应该如何预防?
一、3月份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
2024年3月(3月1日0时至3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50149例,死亡2329人。
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共报告发病368244例,死亡2325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百日咳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1%。
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081905例,死亡4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9.0%。

百日咳“卷土重来”?

家长们开始心慌慌了

何为百日咳?

咳成什么样子可能怀疑是百日咳?

打过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怎么又得了?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无论是通过自然感染还是通过疫苗接种获得的免疫力,都不能持续终生。随着时间延长抗体的保护效果会衰减,因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

百日咳免疫接种的核心目的是预防和减少婴幼儿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病例,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特异性措施。

什么情况下需警惕百日咳?

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程度剧烈,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眼睛充血,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应主动前往医院就诊,及时诊断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是“无热咳嗽”,即患者往往不发高烧,伴随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回声。尤其是婴儿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易出现气促、呼吸暂停、呕吐等。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至3个月的咳嗽,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较高。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在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带菌的呼吸道分泌物会排入周围的空气中,健康人因吸入一定量的病原菌而被感染。

如何预防?

01规范接种疫苗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病例发生风险。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应尽早补种。

02及时隔离

百日咳属于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患病应及时按照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至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或痉咳后21天)。

03做好日常防护

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避免跟咳嗽患者接触,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同时保证勤洗手、适当锻炼、合理作息、清淡饮食,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怎么减轻百日咳的咳嗽?

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避免诱发痉挛性咳嗽的因素。

01不要关闭门窗

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易造成氧气不足,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02不要卧床不动

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但要避免疲劳过度。

03避免烟尘刺激

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时,让孩子避开油烟。

学校及托幼机构防控措施

01
落实晨午检、缺课追踪制度

师生出现咳嗽等相关症状,应督促就医,明确诊断,不带病上课。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与登记工作,落实学生诊断及治疗,严格执行复课流程。

02
百日咳患者要隔离治疗

发病期间应暂停上学、上班,避免与他人(尤其是儿童)接触。针对百日咳病例共同居住者、同班级及其他有关联班级师生开展健康监测追踪21天,有症状者督促及时就医;对于患病儿童返校上课应严格查验病愈返校证明。

03
积极做好通风消毒

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环境清洁,每天至少三次开窗通风和及时消毒。

04
加强疾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个人卫生意识

对师生、家长开展百日咳防控知识宣教,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05
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要严格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督促适龄儿童及时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与卫生部门配合及时发现未接种儿童,及时查漏补种。

06
落实学校疫情报告制度

发现师生咳嗽症状异常增多,要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县(市)区疾控中心相关部门。

 

 

2024.05


 
rrrr
版权所有:上海市田林第二中学 地址:徐汇区柳州路400号 邮编:200233 联系电话:021-6436274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9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