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肺腑的心得
阳春三月,草木暖苏,一派欣欣然的新景象。冬日的寒冷已然过去,“一年之际在于春”,让人对于春天很有好感并充满希望。
午后的三点,我们预初年级的所有老师,齐集一堂,展开一场非常有益,热烈而真诚的讨论。
如何成为“研究型教师”,这是我们在座谈会上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年级组长翁老师首先带头发言:作为一名教师,勤勤恳恳是首要的,也是需要保持的,但我们应向为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而努力。教师要想办法,动脑筋,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进行疲劳战术。如何做好分层,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他们的内需,如何与学生及家长沟通,这些都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资料,经验都是在平时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若能及时总结,对教师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我们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翁老师的话引起的老师们的共鸣,一场“头脑风暴”开始了。汪老师接着话题说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师德师风上面具有典范作用,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是要成为专业素质很强的学者。这里面是有奥秘的,有的老师看上去很轻松但成绩很好的。老师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性格,要有驾控整个班级的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更要掌握教材,能够把教材烂熟于胸,对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非常清楚,并加之针对性的练习。”
有好些老师对“研究自己的学生”这一说法,非常认同。每个班级的同学情况其实各有不同。班主任们说道:(2)班有位黄同学向同学花钱抄作业,家长根本不管这个孩子。(1)班、(4)班有些家长备忘录上从来不签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都没有置之不管,而是打电话给家长,请家长来,和家长交流。蒋老师觉得要多管管被家长忽视的孩子。
(3)班是比较好的班,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有些同学考虑自己较多,考虑别人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张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们进行了多次教育与谈心。
张老师还对研究的形式提出了有益的尝试,她认为可以以一个备课组为团队,课后多研究教学中有何问题,事后补差很重要。同样的措施,在哪些同学身上用效果较好,哪些同学身上用效果较差,对于该方法效果反映较差的同学在看有何别的方法适用他。老师之间的合作是很好的,很重要的。
蒋老师认为如何做一名研究型老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若是绝大部分学生把知识都吸收进去了,那样就有效了。要在最段时间内提高效率。要有老黄牛式的苦干加上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蒋老师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管理班级‘无为而治’,关键在于班干部的管理,要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并加强全班学生的管理。从我当老师起到现在,我的方式方法有很大改变。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有时代背景的,它是和‘减负’相挂钩的。学生们喜欢一个老师,才喜欢这门课。老师是有人格魅力的。”
我们六年级组的每一个老师都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都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这里只是撷取了一些片段,这是一次真诚的,充满意义的“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