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深化教学改革,树立良好的教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二期课改精神,以及市区教育局关于教学常规的有关规定,我校立于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学常规管理的探索,结合我校以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规律,以继承和发展的目标,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希全体老师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
一、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总结的撰写: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教学计划和教科研计划。
1、教学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学校教学计划由教导处拟写。于开学初第一周内向全体教师宣布,其他计划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教科研主任拟写,于开学后第三周交到教导处审定,然后执行。
2、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1)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校校长室要求,由教导处制定,校长审批。
(2)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活动计划:以校教学工作计划为导向,内容上一般要有目标、主要工作任务、措施和各项活动落实的具体安排。
每学期教导处检查教研组和教科研活动记录至少两次,有考核和反馈。
(3)备课组教学计划:以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导向,制定具体的教学进度计划和各项活动落实的具体安排。
(4)每学期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科研室、教师要写好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学期结束前两周交到教导处。教学总结必须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突出主要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找出经验和教训的原因。教师的总结要存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袋,总结可以是一般性总结和教学反思或专题总结,提倡撰写专题总结。
二、教案的编写和检查
1、要提前一周准备好教案,做到节节有教案,没备课不上讲台。
2、教案的编写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教案内容要包括:授课时间、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预习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案的设计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时有效地渗透“两纲”教育。课后的教学反思达到教案的二分之一。
3、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每周有备课活动,备课做到四个统一:备课统一、作业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教研组长是集体备课的第一责任人,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第一执行人。活动要突出‘四备四定’:备课标及教具、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定主题。记录本记录完整。备课组对教学活动进行集体设计,又以个人备课为主,充分体现个体教学的特色。每学期教导处检查备课组活动记录至少两次并备案。
4、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劳技课和体育课应做的实验、制作和体育动作,备课前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的仪器、工具和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制作和活动成功与安全。
5、 5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备详案,6---15年教龄教师可备混合案(新教材、重点内容必须详案),16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可备简案(初次任教的教材要备详案)。每学期,分别在开学第一周、期中和期末,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检查三次教案,并加以公布。
三、上课的基本要求
1、按课程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于教导处,任何教师不能以任何形式擅自停课、调课,代课。
2、要关注课堂出缺勤情况,对缺课学生如无故不来上课,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反映。
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要准备好教材、资料、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能中途出入,不能在课中让学生出教室去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4、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要体现三维目标并注意渗透“两纲”教育的理念。教材处理要科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切合实际,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要重视课堂组织教学,随时注意学生动态,教师要以身作则,上课时态度严谨。对个别不积极思索,甚至违纪者,教师要及时提醒、纠正、课后应及时找其谈心,加强教育(除需与班主任、政教处配合外,主要由该任课老师负责)。不得使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育方法。
6、教师要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在教室里不许抽烟,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课堂不接听手机,保证手机无铃声。授课过程,教师要站立讲课(如身体不适时,要向学生说明,方可坐讲),不得带个人情绪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准时上下课。不拖课、不占课,督促学生做好升旗仪式和“三课二操两活动”。
7、课堂上用普通话(英语课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教态自然生动,课堂教学气氛要协调,和谐。板书工整、规范、板书包括字与图,都要做到工整、端正,无论汉字及各科作图,都要符合规范,各科教师应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不写错别字。
8、每一节课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思路清晰;教法得当;讲练结合;效果落实;讲授正确,语言流畅。上课要实践教案,讲授知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9、充分利用好网上教育资源, 有计划有准备地有实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除特殊科目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使用多媒体的课至少占总课量四分之一以上。
10、每节课前提倡约5分钟的小测验。课堂教师讲评不要超过30分钟,加强课堂练习。讲授坚持启发式,不能“一言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注意师生情感交流,要十分重视信息反馈。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发问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避免提问答案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之类,尽量少用集体回答方式。
11、校长室和教导处领导可以采取随堂“推门式”听课形式,事先一般不通知相关教师。听课后就课堂情况进行平等对话。
12、每学期每位教师须开课一节(备课组内、教研组内、校内外等)。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要既能使学生掌握、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又要考虑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因此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布置有启发性的作业,防止无思考性的机械重复,甚至惩罚性作业。作业布置要注意作业量和难度的把握。教材后面作业可以分层做。
2、 对所有布置的作业,应指定科代表按时收缴登记,发现拖、缺现象要及时了解原因,对抄袭现象要批评纠正。要精选作业,作业份量深广度要适当,可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布置适当的选做题,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建立学生错题卷。布置和批改及时规范,做到“四精五必”,作业要“精选、精练、精批、精评”,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有差必补”。提倡有重点地面批面改。
3、教师在评改作业时应做摘记,特别是对解题有独创性和错误有代表性的应予详细记录,以作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4、学校对教师的作业评改情况每学期至少会检查两次以上,并进行考核、反馈。
五、辅导
1、辅导要有计划。定对象,定内容,定时间,定方式。
2、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对象重点是差生,其次是缺课、旷课的学生。对于优生可采取参加兴趣小组,组织学科竞赛的办法发展特长。
3、辅导要有实效,教师要做到有信心、热心,耐心。要加强学法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
4、对每班两名后进生的辅导,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有进步的,学校会对学生和教师有一定的奖励。
六、评价:
1、在给予学生评价时要有激励、导向、诊断、矫正的作用。
2、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反映教师教学成果,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月考、期中、期末考成绩等的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课堂纪律、作业、作文、小测验和月考等。期中、期末统考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由教导处统一安排组织进行。
3、学期成绩的评定:按平时成绩30%(课堂提问和活动10%、作业10%、测验和月考10%),期中考试30%,期末统考40%进行评定。
4、班主任要做好期末学生操行评定工作。并将学生期末统考、学期总评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填写、统计学生成绩交教导处存档。
七、考查、考试。
1、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考试或考查。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学科教师要进行质量分析,上交备案。
2、严肃考风考纪,严禁弄虚作假。期中、期末考试后,试卷均要保管存档一年,以备检查。
3、考试的命题,要注重基础,要面向全体。
4、月考考试卷由各备课组交叉命题,先制定试卷的双向细目表,然后与被出卷年级老师交流,达到统一共识,再出试卷,由教研组长严格审题把关:内容的难易适度,格式,答案及评分标准正确。试卷密封,统一流水阅卷。年级组长组织月考监考及质量分析,分析后上交文字材料。月考结束一周后,教导处将月考情况反馈教研组长及年级组长和校长室。期中期末考试区或片命题,由教导处安排考试有关的各项事宜。四次考试均由教导处输入分数,存档备案。
5、每次月考后各班班主任把进步大的学生报给年级组长,年级组长上报教导处,备案表扬。期中、期末各班班主任把前三名的学生报给年级组长,年级组长上报教导处,备案表扬。
八、听课笔记
1、明确听课目的。了解教学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听课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生,还要了解当前教改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地听课。
2、学校领导每学期必须听课20节以上,分管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要听25节以上,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每学期教师听课至少6节课以上,以本学科、本备课组为主。
3、学校对教师的听课笔记情况每学期至少要检查两次以上,并进行公布。
九、教学科研
1、每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课题中。
2、 每位教师每学期看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或至少两本教育教学杂志并摘抄或写好随笔。
3、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做到以下的四项内容的一项:
l 选好一个适用性、导向性的课题去研究。
l 讲好一节教育科研实践课。
l 做好一次科研报告。
l 写好一篇科研论文,参加市区评比。
200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