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田林第二中学校本培训制度
一、校本培训的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勤于探索、学识精深、开拓创新”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1、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的水平。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
1、师德培训。师德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原动力,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2、更新教育观念培训。校本培训始终要把教育观念的更新看作是影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力求使教师能够主动探索、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途径。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包括教科研知识、方法的培训;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学科德育实施能力的培训等。
4、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培训。通过班主任培训,使学校班级管理能够更有序,更合理,处理学生问题更有针对性。
5、信息技术培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机整合,给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要求教师要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适应科学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培训的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专家讲座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播放课堂实录,上网查阅教改信息等方式进行学习;加大在教育教学方面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2、同伴互助。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发挥集体备课的整体培训功能,通过研究课、优质课评选,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等。
3、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校本培训中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学校鼓励教师立足行为研究,对课堂实例的分析,撰写教学心得,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四、校本培训的要求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制定校本培训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培训。
2、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确定学校培训课题,负责培训课程申报、培训期间考勤、考核、过程记录、活动总结等工作。
3、年级组长、部室主任负责组织好本组研讨、交流等各项工作。
4、校本培训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校本培训,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学习的态度搞好校本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五、校本培训奖惩办法
1、校本培训结束后,评选学习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表彰,并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2、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学分,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
3、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纳入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对校本培训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年度考核,更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校长室
200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