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语文 活力课堂
——语文周开课活动报道
田林二中 邬宁宁
本周是我校第一届“语文周”活动,我们语文组的四位老师给大家呈现了四节精彩的语文课。
六年级的邬宁宁老师带给我们的是张海迪的《口哨》,邬老师面对六年级的学生,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再层层深入,挖掘课文中的精髓,让学生理解了“口哨”对于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来说,是生命的支柱。虽然六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能力上海有一定的局限,但是邬老师带领同学读课文,找句子,慢慢抽丝剥茧,学生在她的引导下,终于理解了作者的的情感。
朱海君老师上的课文是七年级的《愚公移山》。朱老师很注重对学生在语文上能力的培养,在两分钟预备铃时,朱老师先让同学上台介绍一本好书并且把这本书推荐给全班的同学。上课的过程中,他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以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这篇文言文时,他不是死板地讲解课文的内容,而是给了学生大量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尤其提问到“愚公”和“智叟”的命名有何深意时,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大家的思考,再加上老师的引领,同学自己找到了正确答案,这比老师纯粹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马清贫老师上课的内容是九年级的《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马老师在刚上课时就注意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她为学生圈划了一些生词,并告诉学生每个词语的解释,这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扫除了障碍。对九年级学生上课,马老师提了一些较有深度的问题,比如介绍画面用的说明顺序,为何这样安排顺序,文章中作者用了说明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不仅是在帮助学生解答文本上的内容,更是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的一次总结和复习,一举两得。
程妍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九年级的《晋祠》。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程老师将这篇课文上得生动又形象。通过学生的阅读,学生马上能够找到文章的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程老师又层层深入追问学生这样安排的顺序的原因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既让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要细细品味,又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慢慢揣摩,在上课前,程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她搜寻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感受到晋祠的美好,更感受到了作者清晰、生动的说明,直观生动。
四位老师的上课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为本次的“语文周”活动抹上了亮丽的一笔!